- 聯(lián)系人:郭總
- 手機:13861192895
- 地址: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(qū)漢江路392號
- 13861192895
-
瀝青高粘劑原材料與基本性能研究
1.1原材料與基本性能研究
本章以70#基質(zhì)瀝青和SBS改性瀝青為原瀝青,通過添加不同摻量的高粘改性劑(HVA)制備高粘改性瀝青。采用旋轉(zhuǎn)薄膜加熱試驗(RTFOT)、壓力老化試驗(PAV)以及紫外老化箱(UV)模擬瀝青短期老化、長期老化和紫外老化。對高粘改性瀝青老化前后的針入度、軟化點、延度實驗測試,對比分析兩種高粘改性瀝青不同老化條件下常規(guī)性能變化規(guī)律。
2.1原材料及制備
2.1.1原材料選用
本文采用70#基質(zhì)瀝青和SBS瀝青均來自重慶瀝青拌合站,經(jīng)測試其基本性能滿足規(guī)范要求,結(jié)果如表2.1、2.2所示。
表2.170#基質(zhì)瀝青技術性質(zhì)
檢測項目 | 針入度/(25℃, 100g,5s)(0.1mm) |
軟化點/℃ | 延度/ (5cm/min,15℃)(cm) | RTFOT后殘留物 | ||
質(zhì)量損失/% | 針入度比/% | 延度/ (5cm/min,5℃)(cm) | ||||
70#基質(zhì)瀝青 | 65 | 49.5 | >150 | -0.03 | 63.1 | 16.1 |
技術標準 | 60~80 | ≥45 | ≥100 | ≤±0.8 | ≥61 | ≥15 |
表2.2SBS瀝青技術性質(zhì)
檢測項目 | 針入度/(25℃,100g,5s) (0.1mm) |
軟化點/℃ | 延度/ (5cm/min,5℃)(cm) | RTFOT后殘留物 | ||
質(zhì)量損失/% | 針入度比/% | 延度/ (5cm/min,5℃)(cm) | ||||
SBS瀝青 | 58 | 66.5 | 23.6 | -0.05 | 67.2 | 16.1 |
技術標準 | 40~60 | ≥60 | ≥20 | ≤±1.0 | ≥65 | ≥15 |
本文采用高粘改性劑選用江蘇巨貿(mào)新材料高粘改性劑,圖2-1所示,技術性能指標如表2.3所示。
表2.3高粘改性劑技術性能指標
檢測項目 | 技術要求 | 實測 |
外觀 | - | 淡黃色顆粒 |
粒徑/mm | ≤5 | 4 |
密度/(g/cm3) | ≤1 | 0.9 |
吸水率/% | ≤1 | 0.3 |
2.1.2高粘改性瀝青制備方法
高粘改性瀝青采用JQ-500型高速剪切混合乳化機制備,儀器如圖2-2所示。加工瀝青時,先將瀝青加熱到180℃,按照預設摻量加入(8%、12%)高粘改性劑,再采用人工攪拌5min的方式使瀝青完全浸潤高粘劑。待攪拌均勻后,將瀝青杯置于175~180℃溫度范圍油浴鍋中,使用剪切機以5000r/min的轉(zhuǎn)速連續(xù)剪切40min,最后放入180℃烘箱中發(fā)育40min。

圖2-2JQ-500型高速剪切混合乳化機
高粘改性瀝青(Highviscositymodifiedasphalt)按高粘改性劑摻量0%、8%、12%和瀝青類型分別命名為70#、70A8、70A12(70#基質(zhì)改性瀝青)以及SBS、SA8、SA12(SBS改性瀝青)。
2.2高粘改性瀝青老化方法
2.2.1熱氧老化
(1)短期老化
本文采用旋轉(zhuǎn)薄膜烘箱試驗(RTFOT)模擬瀝青在短期老化過程中的熱氧老化。把制備好的高粘改性瀝青倒入盛樣瓶,每瓶35±0.5g,然后放入事先在163℃下保溫16h的薄膜烘箱中進行老化。儀器設定:老化時間為85min,環(huán)形架轉(zhuǎn)動速度為15r/min,熱空氣流入速度為4000ml/min。到達時間后,立即逐個取出盛樣瓶,將試樣倒入潔凈容器中混勻,以備進行后續(xù)實驗。如圖2-3所示。

圖2-3旋轉(zhuǎn)薄膜烘箱及樣品
(2)長期老化
本文采用壓力老化試驗(PAV)模擬瀝青在實際服役過程中受環(huán)境而發(fā)生的長期老化。瀝青壓力老化試驗箱采用天津港源儀器廠生產(chǎn)的PAV-1型壓力老化箱,對瀝青進行長期老化,試驗儀器如圖2-4所示。計取50g±0.5g短期老化后的瀝青殘留物倒入老化盤中(如圖2-4所示),再將老化盤放入PAV老化箱中老化20h。試驗過程中溫度保持在100℃,老化箱內(nèi)部壓強控制在2.1MPa±0.1MPa。

2.2.2紫外老化
采用紫外光加速耐候試驗機老化箱對瀝青模擬紫外老化。將50g樣品平鋪在老化盤中,形成2mm厚度的薄膜,放置于老化箱內(nèi),使用熒光紫外燈照射,光波長340nm,暴露溫度60℃,凝露溫度50℃,老化程序設定為紫外光暴露8h,凝露4h為一循環(huán)。各瀝青樣品設置紫外老化歷時為8h、24h、48h、64h,紫外老化箱及老化后瀝青樣品狀態(tài)如圖2-5所示。


圖2-5紫外老化試驗箱及樣品
2.3高粘改性瀝青常規(guī)性能試驗
2.3.1瀝青軟化點試驗
(1)試驗方法
軟化點反映瀝青黏度和高溫穩(wěn)定性及感溫性。瀝青軟化點試驗采用環(huán)球法,將裝有試樣的試樣環(huán)連同試樣底板置于5℃士0.5℃水的恒溫水槽中至少15min;同時將金屬支架、鋼球、鋼球定位環(huán)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。在5℃的蒸餾水中加熱,使杯中水溫在3min內(nèi)調(diào)節(jié)至維持每分鐘上升5℃±0.5℃,記錄瀝青軟化點試驗結(jié)果。
(2)結(jié)果與分析
試驗結(jié)果如圖2-6所示。

圖2-6瀝青軟化點:(a)70#改性瀝青;(b)SBS改性瀝青
由圖2-6可知,高粘改性瀝青在短期老化、長期老化和紫外老化后,其軟化點均增大。高粘劑的摻入,增大了瀝青的軟化點,且隨高粘劑摻量增加而增大。在長期老化中,高粘改性瀝青的軟化點均出現(xiàn)減小的現(xiàn)象。有研究表明,聚合物瀝青老化主要有三個過程:聚合物的降解、聚合物相結(jié)構(gòu)的破壞和基瀝青的氧化。短期老化和紫外老化中,瀝青樣品表現(xiàn)為軟化點增高,表明瀝青主要是以基瀝青的氧化為主導,生成大量含氧極性分子,導致軟化點增大。但增加幅度緩慢,是由于高粘劑與瀝青分子相互交聯(lián)、裹附,阻擋了氧分子等極性官能團的進入和反應。在壓力老化中,隨著老化程度的加深,高粘劑發(fā)生降解和相結(jié)構(gòu)的破壞,導致改性瀝青的高溫穩(wěn)定性降低,表現(xiàn)為軟化點降低。
由圖2-6(a)可知,對于70#基質(zhì)瀝青及其高粘改性瀝青,隨著紫外老化時間的增大,其軟化點呈增大趨勢,但增大速度較為緩慢。70#基質(zhì)瀝青長期老化后,其軟化點最大,老化最為嚴重。由圖2-6(b)所示,相比于70#改性瀝青,SBS改性瀝青的軟化點較高,高溫穩(wěn)定性較好。短期老化和紫外老化中,瀝青軟化點增加幅度較小,表明基瀝青發(fā)生輕微氧化,紫外老化隨時間增加,基瀝青氧化程度加深。長期老化中,SBS瀝青軟化點顯著提高,表明瀝青中基瀝青大幅度發(fā)生氧化。SA8瀝青和SA12瀝青在短期老化和壓力老化中,軟化點出現(xiàn)降低的現(xiàn)象。短期老化對高粘劑的相結(jié)構(gòu)破壞或降解其實較小,更多的原因來自高粘劑與瀝青分子出現(xiàn)不相容現(xiàn)象,導致瀝青軟化點下降。SA8瀝青和SA12瀝青在紫外老化中軟化點仍隨紫外照射時間增長而增加,主要還是基瀝青的氧化為主導。
老化前,70#瀝青軟化點小于SBS瀝青。隨著高粘劑摻量的提高,70#高粘改性瀝青和SBS高粘改性瀝青軟化點值均明顯大幅上升,且表現(xiàn)出摻量越高,軟化點參數(shù)越大。且相同高粘劑摻量的兩種瀝青,SBS高粘改性瀝青軟化點均高于70#高粘改性瀝青。表明SBS瀝青高溫性能優(yōu)于70#基質(zhì)瀝青,高粘劑的摻入,顯著提高了瀝青高溫穩(wěn)定性。
2.3.2瀝青針入度試驗
(1)試驗方法
瀝青針入度試驗測定瀝青針入度反映瀝青軟硬程度和稠度,抵抗剪切破壞的能力以及確定瀝青標號。將試樣放置于室溫15-30℃中1.5h以上,再放入25℃的恒溫水槽1.5h以上,然后進行針入度試驗。
(2)結(jié)果與分析
針入度試驗結(jié)果如圖2-7所示。

圖2-7瀝青針入度:(a)70#改性瀝青;(b)SBS改性瀝青
由圖2-7所示,高粘改性瀝青在短期老化、長期老化和紫外老化中,其針入度值均減小,表明瀝青隨老化程度加深,瀝青硬度和稠度提升。高粘劑的摻入,減小了瀝青針入度,且隨高粘劑的摻量增加而減小,表明高粘劑的顯著提升了瀝青的粘度和抗剪切能力。三種老化相比較,紫外老化對高粘改性瀝青的針入度影響較小,但仍隨紫外老化時長增加,針入度減小,但減小速度緩慢;短期老化對瀝青針入度的影響高于紫外老化64h;壓力老化使高粘改性瀝青的針入度減小最多,瀝青老化程度最為嚴重。
由圖2-7(a)可知,70A8瀝青和70A12瀝青在3種老化中針入度減小程度均小于未老化,表明高粘劑的摻加提高了瀝青抗老化能力。由圖2-7(b)可知,SBS改性瀝青與70#基質(zhì)瀝青,但未老化前SBS瀝青的針入度均小于70#瀝青,表明瀝青粘度更好,抗剪切能力越好。紫外老化后的SBS瀝青針入度均大于短期老化和長期老化,表明紫外老化對瀝青針入度影響小于短期老化和紫外老化。SBS高粘改性瀝青在3種老化條件下,針入度減小幅度均小于基質(zhì)瀝青,也證明了高粘劑對SBS瀝青的抗老化能力顯著提升。
根據(jù)式(2.1)所示,計算各瀝青樣品的殘留針入度(RP)評價瀝青的低溫抗裂性、抗剪切變形能力和抗老化性,計算結(jié)果如圖2-8。

其中,RP為殘留針入度,ΔP1為老化后的針入度,ΔP2為老化前的針入度。

圖2-8瀝青殘留針入度比:(a)70#改性瀝青;(b)SBS改性瀝青
如圖2-8(a)所示,70#基質(zhì)瀝青在紫外老化中,RP值最大,且隨紫外老化時長成反比,壓力老化中,RP值最小,表明紫外老化對70#瀝青的針入度影響最小,壓力老化影響劇烈。在摻加高粘劑后,70#改性瀝青的RP值均有所提升,充分驗證了高粘劑的摻入,減小了老化對瀝青針入度的影響,提高了瀝青的抗老化性能。但70#瀝青在紫外老化中,70A8瀝青的RP值在紫外24h后出現(xiàn)大于70A12的RP值,表明高粘劑的摻量高低與性能關系不是線性增加關系,更應該考慮整個瀝青膠體體系相容性問題,12%高粘劑在70#瀝青膠體體系中出現(xiàn)不相容狀態(tài),導致抗老化性能降低。
圖2-8(b)所示,SBS瀝青與70#瀝青結(jié)論相仿,紫外老化對瀝青針入度影響較小,壓力老化影響劇烈。高粘劑的摻加SBS瀝青的抗老化性能,但在紫外老化中,SA8瀝青的抗老性能更優(yōu)于SA12瀝青,更證明了研究瀝青相容性變化與不同老化之間的規(guī)律的必要性。
2.3.3瀝青延度試驗
(1)試驗方法
瀝青延度用于反映瀝青的塑性變形能力及低溫抗裂性能。按照規(guī)程制備試樣,在室溫冷卻1.5h后,將試件連同底板移入延度儀15℃水槽中,啟動延度試驗儀,并注意觀察試樣的延伸情況,記錄試驗結(jié)果。
(2)結(jié)果與分析
瀝青延度試驗結(jié)果如圖2-9所示。

圖2-9瀝青延度:(a)70#改性瀝青;(b)SBS改性瀝青
由圖2-9(a)可知,70#瀝青延度在三種不同老化條件下均減小,其中在短期老化中,延度減小幅度最小,壓力老化中,延度大幅降低,紫外老化中,隨紫外照射時長增加與延度成反比。表明老化使瀝青的塑性降低,低溫抗裂性能變差,且其中壓力老化對瀝青延度影響最大。摻加高粘劑改性后,70A8瀝青和70A12瀝青延度均出現(xiàn)降低,表明高粘劑的摻入降低了瀝青的塑性和低溫抗裂性能。
圖2-9(b)可知,SBS瀝青延度在三種老化條件下均減小,其中壓力老化對瀝青延度影響最大,延度降低最多。但在摻加高粘劑后,SA8瀝青的延度有小幅度增加,SA12瀝青小幅度降低,表明高粘劑對SBS延度影響不大。SA8瀝青和SA12瀝青在紫外老化8h和24h中,SA8瀝青的延度大于SA12瀝青,48h和64h后,SA12瀝青延度大于SA8瀝青。表明高粘劑摻量與延度變化非線性關系,更多的是瀝青膠體體系相容性的影響。
根據(jù)式(2.2)所示,計算殘余延度比(RD)評價各瀝青樣品在不同老化條件下抵抗老化能力,結(jié)果如圖2-10所示。

其中,RD為殘留延度,ΔD1為老化后延度,ΔD2為老化前的延度。
圖2-10殘留延度比:(a)70#改性瀝青;(b)SBS改性瀝青
由圖2-10(a)可知,70#瀝青RD值隨紫外老化時長增加而減小,長期老化中瀝青的RD均降到最小值,表明長期老化對瀝青延度影響最嚴重,與上述結(jié)論一致。在摻加高粘劑后,在短期老化和長期老化中,瀝青的抗老化能力都與高粘劑摻量成正比,在紫外老化24h,70A8瀝青的RD值大于70A12瀝青,表明高粘劑能夠降低老化對瀝青延度影響,在紫外老化中,膠體相容性出現(xiàn)問題,導致?lián)搅坎⒉荒芘c性能優(yōu)劣成正比。
圖2-10(b)可知,SBS瀝青RD值變化與70#瀝青變化規(guī)律相仿,在紫外24h中,SA8瀝青的RP值大于SA12瀝青,在48h紫外老化中,SA8瀝青和SA12瀝青的RP均有小幅度回升,表明紫外老化對高粘劑和SBS瀝青膠體結(jié)構(gòu)有明顯影響。
2.4 小結(jié)
本章通過瀝青常規(guī)性能試驗(軟化點、針入度、延度)分別探究了以70#瀝青 和 SBS 瀝青為基瀝青的摻加不同比例(8% 、12%)的高粘改性瀝青的基本性能和 不同老化情況下(短期老化、長期老化、紫外老化)瀝青老化特性。通過常規(guī)性 能試驗對比分析兩種瀝青在老化后宏觀性能變化,主要結(jié)論如下:
(1)高粘劑的摻入可以顯著提升 70#瀝青和 SBS 瀝青的高溫穩(wěn)定性、抗剪切 變形能力、抗老化性。在未老化狀態(tài)下高粘劑摻量越高,性能越好,其中 SBS 改 性瀝青性能更優(yōu)于 70#改性瀝青。
(2)在短期老化和紫外老化中,70#瀝青和 SBS 瀝青軟化點均小幅上升,主 要原因為基瀝青發(fā)生氧化;長期老化后瀝青軟化點下降,主要是高粘劑降解導致。
(3)紫外老化對瀝青的針入度和延度影響區(qū)別于短期老化和長期老化,對高 粘劑改性瀝青,紫外老化時長瀝青對針入度、延度和高粘劑摻量處于非線性規(guī)律。
(4)高粘改性瀝青常規(guī)性能在不同老化條件下,與高粘劑摻量無明顯規(guī)律, 高粘改性瀝青的膠體相容性影響其宏觀性能,需要深入探討和研究。
- 上一條信息: 瀝青混合料復合改性增強劑性能影...
- 下一條信息: 重載交通超級無轍裂瀝青路面改性...
- 返回列表